诗文


麟之趾, 振振公子, 于嗟麟兮

麟之定, 振振公姓, 于嗟麟兮

麟之角, 振振公族, 于嗟麟兮


毛詩序   《麟之趾》,關雎之應也。關雎之化行,則天下無犯非禮。雖衰世之公子,皆信厚如麟趾之時也

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

麟之定,振振公姓,于嗟麟兮。

麟之角,振振公族,于嗟麟兮


注解

于(xū)

定:通“顁(dìng)”

麟:麒麟,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。它有蹄不踏,有额不抵,有角不触,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,因而把它比作公子、公姓、公族的所谓仁厚、诚实。现代生物学家或以为的长颈鹿。趾:足,指麒麟的蹄

振振(zhēn):诚实仁厚的样子。公子:与公姓、公族皆指贵族子孙

于(xū):通“吁”,叹词。于嗟:叹美声

定:通“顁(dìng)”,即额头

公姓:诸侯之子为公子,公子之孙为公姓。或曰公姓犹言公子,变文以协韵

公族:公侯同祖的子孙


图解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